知事识人,重在考核。政绩考核是干事的“指挥棒”,也是成事的“金钥匙”。牵牢政绩考核“牛鼻子”,为实干实绩“称重”“打分”,既可以推动形成优者奖、能者上、劣者汰、庸者下的正确导向,最大限度激励干部担当作为,也能够围绕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有力促进组织工作朝大局聚力、向中心聚焦,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水平和能力。
聚焦“考点”,优化考核内容指标,防止“左右一个样”。考核指标是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依据。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,必须对应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时代发展要求,设置引领性、关键性指标,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、考人与考事相衔接,用具有侧重性和差异性的评价指标激励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、补短板锻长板。
完善“考题”,制定精准考核方法,避免“一锤子买卖”。政绩考核贵在精准,也难在精准。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,需要不断完善方式方法,让政绩考核精细化、精确化、精准化。应强化分级分类考核,突出发展主题主线和工作特性,健全可量化、能定责、可追责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规范,有效识别不同地区、不同部门的工作成效,勾勒出领导干部的“立体像”。
用实“考分”,充分运用考核结果,谨防“考用两张皮”。政绩考核,“考”是基础,“用”是关键。应全面辩证把握考核结果,看整体和重点,观进步与不足,通过分析研判,准确把握工作发展新变化、基层群众新需求、领导干部新动态,为进一步发展赋能助力。 |